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全站搜索
新闻详情
 
当前位置
K8教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:矢志不渝 航空报国
作者:admin    发布于:2023-08-22 10:20    浏览次数:
  

  转眼间,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。这一年,每当提及“石屏”这个名字,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,总会涌动万般感慨

  石屏出生贫苦农家,3岁丧父,艰苦的生活没有扼杀他求学的渴望,新中国给了他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土壤。他16岁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,20岁加入中国,忠诚于党与航空报国成为他毕生的信念;他22岁大学毕业,投身新中国的航空事业,潜心科研,即使“下放”多年亦不坠青云之志;他52岁担任飞机总设计师,厚积薄发,连续主持设计研制两型飞机,抢占国际国内市场,为中国的教练机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  作为一名优秀员,石屏爱党敬业、忠诚报国的情怀让人感动。石屏出身贫寒,他总说,他从中学开始享受国家助学金,没有党的培养,没有人民的哺育,就没有他的一切,这让石屏从心底生发出“感谢,感谢新中国”的朴实情感。一心回报祖国,回报党的感恩之情使得石屏把个人的奋斗与党的事业融合在一起,他思想上追求上进,政治上坚定理念信念,业务上投身新中国的航空事业。在“”期间石屏被下放到高安农机厂,与航空事业隔离3年之久,为了从事他热爱的航空事业,他毅然选择前往湘西“大三线”,在偏僻荒凉的深山老林中一待就是5年。20世纪80年代,军品订货压缩,科研工作难以为继,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之际,石屏坚定不移地从事航空科研,以弥补文革失去的时间。在这种种逆境与磨难之中,石屏从来没有动摇过对祖国的忠诚,对党的信仰,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,以一颗赤诚之心,以无限的忠诚,向祖国,向党奉献自己的才智。

  作为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,石屏矢志不渝、航空报国的创业精神让人崇敬。在半个多世纪的航空生涯里,石屏给后世留下了几款经典的作品。他参与设计的初教6飞机荣获1979年国家质量金奖;强5飞机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;由他主持设计研制的K8和教8两种型号达到了国际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。其中,K8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出口海外300多架,占领全球同类教练机市场70%的份额,并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成套技术出口的先河。教8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大量装备中国空军、海军,并促成了我国飞行员训练体制的转型升级。强5飞机经历无数挫折,从暂停研制,濒临夭折,到“见缝插针”,再到14人研制团队坚持装配,以百折不挠、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坚持下来。作为强5精神的继承人,石屏在型号遭遇挫折时,他以过人的坚韧和执着,始终奋斗着。K8飞机研制过程同样一波三折,1982~1986年,石屏担任教练机方案论证组组长,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,新一代教练机始终停留在方案论证阶段,无法获得国家立项。最艰难的时候,新一代教练机研发线个人。但是,石屏没有放弃,围绕发动机选型,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。在科学的道路上,石屏不断挑战前沿技术,不断探索“航空强国”之路;他细致严谨、求真务实,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良知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;他既能把握全局,统筹兼顾,进行宏观的顶层设计,又能亲力亲为,细针密缕,参与详细的具体设计,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飞机设计思想。石屏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徐舜寿、吴大观、陆孝彭等老一辈航空人航空救国、航空报国的毕生信念,更是新一代航空人崇尚科学、注重实践的典范。

  作为德高望重的师长,石屏爱才惜才,提携后辈的高风亮节让人敬重。对后辈来说,石屏不仅仅是指引他们学习成长的良师益友,更是一个志向高远、行为简朴、待人真诚的治学楷模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石屏着重于引导年轻人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。年轻的设计员起草的技术文件,他会逐字逐句地审阅、修改,并当面耐心地指导和解释。他会给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压担子,下任务,将他们推向科技攻关的主战场。K8和教8飞机带动了一个具有奉献精神、敢于攀登世界航空科技高峰的人才团队的形成,这个团队先后培养出副总设计师、学科带头人20多人。石屏积极引导帮助年轻人爱上航空、献身航空。石屏每年都会专门给新大学毕业生上一堂航空人爱岗敬业的讲座。工作间隙,他还到各航空院校讲学,到中小学为师生讲航空故事,分享自己半个世纪航空生涯积累下来的经验。在K8、教8改进改型中,当年轻人能够接手时,他便把总设计师的担子交给了年轻人。严谨做学问,这是年轻人从石屏身上学到的科学精神。不求唯我独尊而崇尚学术民主和尊重,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是后辈们对他共同的评价。

  石屏的一生,光荣、纯粹而不乏传奇,高洁、坦荡而不乏浪漫。让我们记得这个名字,记住这个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呕心沥血、奋斗不止的航空前辈。

  本网站文字内容归中国航空报社 中国航空新闻所有,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,不得擅自转载使用

脚注信息
Copyright 2017 凯发注册 All Rights Reserved